服务群众“八件实事” 推进法治四川建设
发布日期:2012-08-30 15:25    浏览量:[]

服务群众“八件实事”

在为民服务中推进法治四川建设

 

    民众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体,法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四川省司法厅 厅长李仲彬
   
建设法治四川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四川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四川司法行政系统依附本系统职能,整合系统资源,积极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经验,通过开展“警民亲”服务群众“八件实事”等活动,为法治四川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大调解、法律服务、亲情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中,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老百姓需要。在为民服务过程中,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同时,在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式的时候,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民警又将其更好地运用到为民服务之中。
   
亮点


1法治城市创建 探索社会管理新经验

 

甘孜州炉霍县优秀人民调解员白玛泽仁(左二)在田边地角调解矛盾纠纷

   201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四川省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要求积极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推进法治四川建设。
   
今年5月,我省开始在已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创建工作的14个市(州)、147个县(市、区)进行省级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考评和命名活动。首次共有8个城市、70个县(市、区)申报,目前创建活动已经进入考评期。全省首批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将在10月揭晓,首批将批出6个法治城市、40个法治县(市、区)。获得省级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的地区,还将被推荐参加全国法治城市的评选工作。
   
在创建过程中,成都市金牛区探索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共同参与的“三所联调”机制;彭州市在灾后重建中,创新实行“居民自治+市场化运作”的灾后重建小区管理新模式;郫县在全国首推“职业人调解制度”,此外,郫县探索出的“社区矫正判前调查评估制度”和“双担保”制度还被国家部门正式采纳推广……
   
创建法治城市的过程,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实现为民服务的过程。为更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我省不少地区在创建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数据点击
   
今年10月,我省将评出首批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首批评出6个法治城市、40个法治县(市、区)。“六五”普法期间,以后每年我省都将评出3个法治城市、20个法治县(市、区)。
   
亮点


2法律援助覆盖全省近四成人口

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赠送法律援助金卡

 

 

    今年年初,我省开展“岁末年初为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活动”。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联系站(点),方便农民工案件受理办理。
   
对于农民工开展的各种法律援助,只是我省法律援助工作的一部分。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我省法律援助创新工作方式,与残联、共青团、老龄委等申请互转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如果出行不便的群众,我省实行上门预约,推行“一站式服务”。
    2010
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将法律援助工作连续3年纳入全省十大民生工程,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在过去1年半的时间中,我省法律援助机构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和服务群众“八件实事”等活动,不断满足基层困难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援助需求。

    ■数据点击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1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已覆盖了全部城镇居民和绝大部分农村居民。全省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4001个,全省法律援助对象达到3200余万人,覆盖全省总人口的37%
    2007-2011
年,四川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万余件,办案量年均增长20%,办案数位居西部第一。

    亮点


3服务外来企业创新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


   
外来企业,在四川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省司法厅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
    2011
7,省司法厅开展“外来企业专项服务”专项活动,厅长李仲彬以省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副主任的身份,给在川的160家外来企业写信作调查问卷。随后,他对外来企业公开了自己的私人邮箱,接受工作投诉。省司法厅厅长公布私人邮箱,这在我省尚属首例。截至目前,“厅长信箱”共收到来信1475封、回复1396封。
   
此外,随着“外来企业专项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各地开始探索主动服务外来企业的新机制。523日,攀枝花市司法局分别在具有代表性的外来企业攀枝花兴辰钒钛有限公司、米易县境内大型外来企业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标志着攀枝花市首批法律服务工作室正式入驻外来企业。
   
■数据点击
   
省外来企业投诉中心共问卷调查外来企业3458家,主动走访外来企业、商会2028次,妥善协调处理外来企业投诉211件。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外来企业对四川投资环境总体评价“较好”以上达86%

    亮点


4亲情帮教 监所探索与社会无缝对接

监狱系统百母进监教子活动亲情会见现场

 

    近年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监所职能向社会延伸,以前不被人熟悉的监狱、劳教(强制戒毒)所逐渐融入社会。在大力开展所内亲情帮教、社会帮教的同时,全省监所积极探索与社会无缝对接方式。
   
目前,全省监所与企业、高校、相关社会机构等展开合作,大力开展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并与企业合作,搭建服刑人员就业平台。对于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全省监所民警大力开展大回访、大走访活动。

    ■数据点击
   
一年来,全省共走访服刑人员、戒毒人员亲属4.2万余人次,走访社区矫正人员及亲属近8万人次,回访刑释解教人员9000余人次。累计组织开展社团帮教400余场次,志愿者帮教1500余次,亲情帮教100余场次,受帮教人数达12000余人。
   
四川法制报记者 赵文/文 本版图片由四川省司法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