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要求,扎实推进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提升教职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月8日至9日,学院在凯江校区举办了首期教职工红十字救护员培训暨2025年辅导员训练营专题培训。培训由德阳市红十字会提供专业指导与授课支持,学院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实训并进行操作展示,警训部统筹动员,学生管理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覆盖广泛、组织联动紧密,体现出学院急救教育系统推进的实效性。

开班动员凝共识 急救理念入人心
7月8日上午9时,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学院红十字会会长张兴荣、德阳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志刚出席并致辞,强调要将急救培训作为岗位赋能的重要一环,引导教职工增强安全意识与施救能力,把“急救为人人”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理论实践相融通 实训教学提质效
为期两天的培训围绕心肺复苏与AED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常见急症处理、防灾减灾知识等内容展开。采用集中授课、模拟实训、小组演练等多种教学形式,重点强化实操标准和处置流程,培训教学实用性强、针对性高。培训期间,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大立亲临培训现场,参加实训操作,学习应急救护技能。他鼓励全体教师立足岗位,掌握关键急救技能,真正做到“关键时刻能救命”。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为本次培训注入了强大动能,也极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阶段成果初显现 队伍能力再提升
经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最终共有39名教职员工顺利通过考核,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资格证书,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参训教师普遍表示,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反应与处置能力,也增强了守护学生安全的责任感与专业性。作为全国第三批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单位,学院将持续深化红十字教育进校园工作,完善应急救护长效机制,推动辅导员训练营、教师素质培训与公共安全教育融合发展,构建覆盖全员、全周期、全场景的急救教育体系,切实提升我院健康治理能力与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