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大会现场)
2024年12月20日上午,全国首个省级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四川省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我院举行。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楠,司法厅副厅长徐涤宇,德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凯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党委书记田亮致欢迎辞。省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王自清宣读了《四川省法学会关于同意成立四川省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的决定》。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法学会党组书记、
常务副会长刘楠作讲话)
刘楠代表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对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召开省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是我省法学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推进法治四川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是要加强理论研究。深入研究刑事执行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刑事执行法学理论体系。同时,要聚焦刑事执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研究,为刑事执行制度改革和工作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二是要服务法治实践。坚持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我省刑事执行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刑事执行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为相关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论证服务,推动刑事执行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三是要促进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内外刑事执行法学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拓宽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水平。及时总结推广刑事执行法学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应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环境。四是要培养法治人才。充分发挥研究会的平台优势,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实务部门等各方资源,加强刑事执行法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刑事执行法学专业人才。
(司法厅副厅长徐涤宇作讲话)
徐涤宇代表司法厅充分肯定成立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要充分利用研究会加强刑事执行法学理论研究,为完善刑事执行制度、提高刑事执行工作水平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一是服务法治建设大局。要聚焦法治四川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研究,为完善我省刑事执行制度、提升刑事执行效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二是推动研究成果转化。要立足刑事执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要加强与政法实务部门的沟通协作,注重总结提炼,形成具有四川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理论成果和制度模式。三是凝聚法学研究力量。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吸纳刑事执行领域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以及法律爱好者加入,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研究水平精的法学研究人才队伍。四是提升研究会影响力。研究会要树立开放包容的理念,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法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我省刑事执行法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德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凯作讲话)
廖凯代表德阳市委政法委对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刑事执行工作是司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希望研究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和组织广大法学工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紧紧围绕刑事执行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高水平法治德阳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田亮致欢迎辞)
田亮在致欢迎辞中表示,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长期致力于刑事执行法学研究,四川省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的成立,是顺应时代潮流、回应实践需求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学院迈向更高水平的重大举措。学院将全力支持、保障研究会各项工作,努力为大家打造一个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务实管用的学术平台,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推进四川省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会长、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大立作表态发言)
张大立在当选表态发言中表示,会长一职既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将团结带领全体会员,用心做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的各项工作。将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不断推动学术研究,不断提升刑事执行法学的研究水平。注重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刑事执行法学专业人才。加强沟通协作,加强与高校、相关研究会的交流互动,搭建更多平台。
大会选举产生了四川省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常务副会长等人员,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大立当选为四川省法学会刑事执行法学研究会会长。大会聘任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夏宗素为荣誉会长。成立大会当天还举行了“刑罚执行工作现代化前沿理论与改革实践”论坛,举办了相关主旨报告,通报了论坛征文评选结果并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
来自省直相关政法单位等司法实务部门,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省内外相关高校,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等研究机构、司法警官院校,以及相关法律服务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